在奈及利亞,AI(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深深根植於文化中的挑戰。Mayowa Olutuyo,一位在無須代碼的AI基礎建設初創公司Autogon擔任行銷與合作夥伴經理的人,表達了他的看法:奈及利亞對於AI的遲緩接受其實源於對大規模改變的抗拒。

許多人認為AI技術難以在奈及利亞推廣主要是由於例如網路連接不穩、技術人員短缺或是資金不足等問題所致。這些雖然都是事實,但Olutoyo認為這些並非根本問題。最主要的障礙來自於文化,這是一種對顛覆性變革的深層次抗拒,特別是在一個像AI這樣強大而具有顛覆性的科技面前。人們天生會傾向於保留現狀,對於AI所帶來的顛覆性變化感到不安。

Olutoyo指出這其實反映了奈及利亞商業文化的一個核心觀點。在這裡,改善的出發點多源於事物出現問題,而非追求持續性進步。“我們是反應式問題解決的大師,當問題發生,我們去修復。但主動去拆解當前運行的系統以建立一個更好的系統,這是我們不太習慣的。這看似多此一舉、風險過大,令人感到不安。”這種慢於接受改變的性格使得諸如AI取代工作這樣的全球性焦慮感變得更加複雜。

面臨改變的不僅僅是普通工人,連需要推動新技術的管理層也感到威脅。Olutoyo觀察到,甚至當公司投資於新AI工具時,若員工認為其會取代自己的工作,他們會以安靜的抵制方式來確保此工具無法運作。這種安靜的抵制,效能強大且拒絕明確。最后,這些昂貴的新軟體就這樣無人問津,成為公司對新概念不接受的見證。

奈及利亞在全球AI適應性指數中排名偏後,技術基礎設備和治理是巨大挑戰。因此,如何突破這個禁忌呢?如何將未來推到一個本能上保護現狀的文化中?答案在於尋找一個如此迫切且代價高昂的問題,以至於不變革的風險遠大於改變的恐懼。奈及利亞的金融行業即是如此。大銀行和金融機構不僅擁有資本來試驗,還有一個明顯的驅動力去這樣做。對於他們來說,AI不僅僅是一種奢侈或趨勢,而是一種戰略必要性。

不過,對於那些不覺得有迫切需求的公司,Olutoyo有不同的策略。他發現,使用“AI”這樣的字眼往往會讓人提高警惕並且抗拒。因此,他避開技術術語,專注於為企業解決具體問題。他會描述他的產品如何能減少詐騙損失或加速貸款審批,而非直接談論技術本身。這種行銷方法展現了對當地心態的深刻理解,並透過結果而非技術行話來進行交流。

奈及利亞的AI發展策略與國家戰略存在明顯的脫節。雖然創新者在AI採用方面找到了一些巧妙的方法,但Olutoyo批評政府“戴著眼罩行事”。奈及利亞政府無法為AI制定有效的政策,因為他們對當前的開發情況一無所知。真正的支持需要對實際情況有真正的信息了解。

最後,AI在奈及利亞不僅僅是個科技故事,更是一個有關變革恐懼與創新願望間衝突的人性故事。這個挑戰不會被更好的技術解決,而是需要更好地理解這些技術所要服務的人群。有時候,這種理解甚至需要挑戰一些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在文化層面上,我們需要一種心態的變革。我們需要相信這項技術不是一些邪惡的力量。事實上,我見過有些人驚訝地問“怎麼和機器對話,然後它能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