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賓州匹茲堡的居民發現河岸邊漂浮著神祕的小塑膠顆粒。他們很快意識到,這些被稱為塑膠餌料的顆粒來自Styropek工廠,該工廠生產作為發泡塑料氈基料的顆粒。

當發現塑膠餌料洩漏至河流時,當地社區並沒有單純依賴政府機構解決問題,而是積極組織起來進行自發性的行動。賓州環境保護部支援下,由PennEnvironment和Three Rivers Waterkeeper等環保團體發起了聯邦訴訟,指控該公司非法向Raccoon Creek和俄亥俄河排放微塑膠顆粒。

這起訴訟在2025年9月迎來決定性進展,最終以歷史性和解告終。Styropek同意支付2百60萬美元,用於清理其Beaver縣工廠附近的污染區域。同時,這筆資金也將用來加強保護措施,保持俄亥俄河流域的水質清潔。

微塑膠如塑膠餌料,不僅汙染河岸,還可能被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攝入,並隨著食物鏈的上升而逐漸分解為更小的微塑膠,很容易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威脅。Three Rivers Waterkeeper的執行總監Heather Hulton VanTassel解釋道,這些微小顆粒最終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風險。

這起事件彰顯了普通人和草根組織在強大的公司面前如何進行有效對抗,保持環境法律的嚴格執行就是他們的重要貢獻。來自國立環保法中心的律師Matthew Donohue表示,這次和解清楚地表明了公民訴訟在環境法律執行中所能扮演的關鍵角色。PennEnvironment的主任David Masur認為,這次訴訟是應對污染的典範。

未來,這可能為全美類似案件開創先例。和解要求Styropek在三年內安裝捕捉技術,以防止未來的污染流出事件發生。目前,每次發生微塑膠洩漏事件,Styropek都需支付罰款,確保社區達成的協議得到持續的執行。

在賓州及其他地區,這次勝利不僅是截至目前眾多由社區發動的訴訟之一,還包括對化學品排放到空氣污染的不同挑戰。每一起訴訟都證明了集體行動對於推動改變的力量,尤其是在常規法律漏洞無法填補時。

對於擔心自家後院污染的社區而言,採取本地行動往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應對方式。居民們的行動不僅鼓舞人心,也展現了公民社會在環境保護上付出的努力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