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助力打擊盜獵,拯救野生動物:一項關鍵的發展

在全球各地,不當捕獵和非法貿易對於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持續蔓延。這些行為每年導致數百萬動物死亡或被捕。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在科技手段應用於保育工作中,情況開始有所改善。

在許多資源匱乏的國家,打擊盜獵活動往往面臨諸多困難。這是因為非法捕獵通常分佈在偏遠地區,監控和執法的資源則十分有限。然而,隨著無人機技術的出現,這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在孟加拉國,這一技術的應用尤其突出。就在最近,該國採用了無人機來監視盜獵高發的地區。無人機的攝影機能夠深入難以到達的地區,捕捉圖像並幫助及時發現疑似盜獵活動。

森林部門的野生動物檢查員阿卜杜拉 · 阿斯 · 萨德克,便是此技術應用的典範。他利用無人機成功找到了隱藏在遼闊沼澤地中的許多捕鳥器,幾隻鳥因此得救,兩名盜獵者被逮捕並處以刑罰。萨德克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若我們手動巡查這片遼闊的水域,至少也要耗上一整天的時間,但無人機只用了15分鐘就完成了任務。」

這一切得益於聯合國提供的高科技裝置,包括無人機等設備,它們正在成為打擊野生動物非法活動的關鍵工具。負責培訓孟加拉國野生動物檢查員的新技術專家珍妮弗 · 諾爾在接受媒體訪談時稱無人機對打擊盜獵「至關重要」。她指出如果這些設備能夠更早到位,相信會有更多野生動物得以倖免於難。

另外,無人機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應用場景也是廣泛且多樣的。在農業中,無人機能夠協助作物管理,降低化學物質的使用率。在巴西的森林裡,它們被用來在難以到達的地方播撒種子,助力森林再生計劃。不僅如此,在珠穆朗瑪峰這樣的極地地方,登山季節後諸多遺棄的垃圾,現在也透過無人機進行清理。

孟加拉國的野生動物犯罪控制單位也同樣善用社交科技捕獲盜獵者。他們利用Facebook和WhatsApp等平台,與保護團體和遍布全國的成千上萬名志願者協作,收集線報。自2012年管治機構建立以來,該部門已成功救援超過50,000隻動物,逮捕超過200名盜獵者。

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嘗試引入這些便捷且環保的工具來保護珍貴的生態系統。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空間的擴展,相信野生動物保護的未來將更加光明而充滿生機。